宝鸡网站建设公司
评论:公务员到富士康顶包?为政绩忘了自己是谁!
四川省政府在引入富士康时,除了优惠的税收、用地等条件外,还承诺了一个令人惊诧的条件:帮助招募一线劳工。今年春节前,因为没有完成富士康的招工任务,刘宝玉(化名)不得不去成都富士康工厂“顶工”。机关领导对她说,“招不到人,只能自己人去”。(4月28日《经济观察报》)
看似荒谬的情形在四川得到了真实演绎。“用工荒”是“刘易斯拐点”到来后我国多数企业面临的困境。为了引入富士康这一巨型企业,政府不惜许下帮忙招募一线工人的承诺,甚至让公务员顶包。这是一连串可笑而愚昧的错误。
俗话说,商大欺官。富士康在四川省政府面前自然是底气十足。它最大的筹码是能给当地政府带来巨额的GDP,而这也正是政府垂涎欲滴的。为得此“至宝”,当地政府不惜低头哈腰,给与相当的政策优惠外,还亲力亲为地帮其招募一线工人。其事必躬亲、热情好客的精神实在是让许多住不起房、吃不饱饭、无从就业的黎民百姓唏嘘不已。
决策者当反思,可知自己是谁?职责是什么?每年百姓都通过纳税,供养着庞大的公务员群体,为的就是让政府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。用歌词“我用尽一生一世来将你供养”来形容四川政府此番情形,还真是黑色幽默。拥有公权力和公共资源的政府,它的职能是追逐GDP追逐政绩?是给某些企业,如富士康服务?还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?
只能说决策者的迷惘到了相当境界。市场经济体制下,政府就应该减少对企业的干预,让企业自由地发展。以此才能体现竞争的公平,实现市场对资源调配的效率。无论是以好意相助富士康为理由,还是为追求政绩,对于整个市场的竞争秩序而言都是一种干预、一种破坏。这对广大进入四川发展的企业,是多么的不公平,甚至形成了无形的行政壁垒。
同时,在公务员法里也有明确的规定,公务员不能到企业中去兼职。即使被派遣去国企。事业单位进行交流,也不能领双份工资。而四川的公务员们领着政府的工资,却到富士康的工厂里帮忙打工!充分体现出某些领导对自身岗位和职责缺乏基本的认识,甚至不熟悉其应遵守的规章纪律!
冠盖者渴望政绩流芳、青云直上,这是可以理解的。但它起码应建立在服务人民、服务社会的基础上。如果GDP高歌猛进,而社会福利未能惠及人民,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、社会矛盾的日益积累,于谁而言都毫无益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