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鸡网站建设公司
马克·安德森:创造互联网未来的人
互联网行业的先驱马克·安德森

今年1月,马克·安德森(右)接受《连线》主编的采访
马克·安德森成为“连线偶像”系列报道的第一位主角
1996年,马克·安德森登上了《时代》杂志封面
2000年,马克·安德森又登上了《连线》杂志封面
北京时间4月27日消息,据国外媒体报道,美国《连线》杂志网站日前发表文章,选择互联网先驱马克·安德森(Marc Andreessen)作为“连线偶像”系列报道的第一位主角,他接受了《连线》杂志主编克里斯·安德森(Chris Anderson)的采访。
此次采访围绕着马克·安德森领先于其他人提出的五个重要观点而展开。这其中包括他早在1992年就提出的互联网普及观点,早在1995年提出的浏览器具备操作系统功能的观点,1999年提出的互联网行业云计算繁荣的观点,2004年提出的社交网络走红的观点,以及2009年提出的“软件吞食世界”的观点。
以下为《连线》文章主要内容:
他并不像盖茨、乔布斯、扎克伯格那么家喻户晓,他的面孔也没有被数百万人熟知,但是在20年的卓越职业生活期间,没有人比马克·安德森在改变人们交流方式方面做得更多。年仅22岁的时候,他发明了Mosaic,这是第一款图形界面的网页浏览器,这个创新在推动互联网普及、使互联网进入数亿家庭的过程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。他参与创建了网景公司,并通过一次大规模的股票发行交易带领这家公司上市,带动了互联网产业的繁荣。他创建了Loudcloud,这项创新的服务为企业客户带来了云计算。最近,作为一名风投资本家,他投资了多家优秀的Web 2.0公司,从Twitter,到Skype,再到Groupon、Instagram和Airbnb。
《连线》正在筹备2013年1月份的20周年刊物,我们将发起一个名为《连线偶像》的系列报道,深度采访最伟大的英雄,他们都是建立数字文化的先驱,并在过去二十年间将数字化推广到全世界。我们选择的第一位偶像非安德森莫属,他的职业生涯几乎相当于我们杂志的历史,而且可以成为未来的教案。在位于加州帕洛艾托(Palo Alto)的安德森办公室采访时,《连线》杂志主编克里斯·安德森与他进行了交谈,谈到了技术转型,以及安德森早于其他人提出的五个重要观点。
第一个观点(1992年):所有人都将拥有互联网
作为一个年仅22岁的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大学生,安德森开发了首款基图形界面的万维网浏览器Mosaic,然后将这项技术带到硅谷,参与创立了网景公司。到1995年8月,网景公司上市,市值29亿美元。
克里斯:22岁的时候,你还只是一个从威斯康星州的小镇跑出来的小孩,在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超级计算机中心工作。你如何能把互联网的未来看得如此清楚?
安德森:或许正是因为这二者的结合,来自一个小镇,接触了超级计算机。在我成长的过程中,我们只有三个电视网络,可能是两个广播台,还没有有线电视。我们整个街区共用一条长途电话线,因此可以听到所有邻居的电话。我们有一个非常小的图书馆,最近的书店也有大约一小时的距离。因此我来自一个渴望信息、渴望连接的环境。
克里斯:然后在伊利诺伊,你发现了互联网。
安德森:是的,互联网使得信息如此丰富。如果你身处大学校园里,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未来。要记得,那是一个非胜即败的时代。在拨号方面尝试真是非常可悲。如果你是一位接受过培训的计算机科学家,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你可以做到:开通一个Netcom账号,建立自己的TCP/IP协议,以及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。但是在大学里,你可以拥有以当今标准仍然被看作是宽带的互联网。当时,我们拥有45兆的T3网线,现在仍然被看作是宽带。当然,它覆盖了整个校园,每月学校要支付3.5万美元!但是我们拥有了真正的宽带体验,这使我坚信,所有人都可以上网,拥有这样的体验。
克里斯:但是普通消费者对它的需求胜过拨号上网,这个想法仍然很疯狂。
安德森:的确。当时有四种关于拨号上网连接的预测,在Mosaic成功之后,我发现这些预测都是错误的。第一个预测是拨号根本不会管用。
克里斯:它只是很慢,很不流畅。
安德森:是的。第二种预测是拨号上网太贵,而且会一直很昂贵。第三种预测是人们还没有聪明到学会在家里上网的方式。但最有趣的预测是第四个:消费者不需要互联网,而且他们根本不会知道这是干什么的。
克里斯:而你的大胆猜测是,人们需要互联网,并最终会获得它。
安德森:对。最终四个猜测全部是错的。在我看来,很显然所有人都需要互联网,而且他们可以用互联网做很多事情。我认为,技术终将进步到一个层面,届时你无需计算机科学知识也能使用。
克里斯:你认为它可以解决什么问题?
安德森:我认为,Mosaic有助于立即解决好几个问题。它使得互联网更易于使用。更易使用也就使它的使用方法更加明显,人们知道可以用它来做的各种事情,进而更加想要互联网。另外明显的就是,我们推动了带宽的快速提升:通过创造需求,我们帮助增加了供应。
克里斯:我记得我第一次采访你是在1995年,当时代表的是《经济学人》。我原本跟你讨论TCP/IP和HTTP,而你却想要讨论全球化,讨论国际贸易。当时你已经开始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思考互联网。你是否一直以这样的角度来看世界?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触动点?
安德森:可能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触动点。一旦你知道所有人都会连接互联网,很多事情就随之出现。如果所有人连接互联网,他们最终会需要一款浏览器,以便查看网页,但他们也可以发表评论,创建网页。他们甚至可以托管自己的服务器!因此,大家并不只是在消费,还可以生产。一旦你与大家即时交流,你就会发现更加先进、更加灵活、分布更加广泛的经济活动。